洋河股份收入加速下滑:上半年白酒销量减少32.35% 新管理层能否带领公司重回增长?

admin 1 3

  出品: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

  作者:浪头饮食/ 郝显

  8月18日,洋河股份发布半年报,上半年营业收入一举下滑35.32%至147.96亿元;归母净利润下滑45. 34%至43.44亿元。这是2009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份半年报。

  从2024年起,洋河就开始进行主动调整,祭出控货等措施,但是在白酒行业下行期,收效并不明显。

  今年上半年经销商开始净减少,同时存货周转率也降至低位。管理层坦言,2025年要加大力度去解决去库存等问题。

  洋河收入加速下滑

  洋河的收入下滑从2024年就开始了,今年则在加快下滑。具体来看,核心收入来源中高档酒收入减少36.52%,普通酒收入减少27.24%。分区域来看,省外市场收入下滑42.68%,省内市场下滑25.79%,省外下滑幅度远超省内。

  收入下滑影响到产销量,上半年白酒产量减少51.63%,销量减少32.35%。从数据直观来看,洋河真的卖不动了.

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迅速减少,从上年的20.43亿元降至6.16亿元。存货则达到了190.75亿元的高点。存货周转率降至0.19的历史低点。

洋河股份收入加速下滑:上半年白酒销量减少32.35% 新管理层能否带领公司重回增长?

  与此同时,费用率逆势攀升,销售费用率从上年同期的11.42%提升至14.52%,管理费用率从4.32%提升至6.34%,这导致净利润下滑幅度远超营收下滑幅度。

 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,有投资者向管理层抛出尖锐问题,“公司费用投放好像完全失控”,是否管理太粗放。

  和竞争对手做对比,2024年在营收规模排前5的上市白酒公司中,洋河股份销售费用率为19%,而五粮液、山西汾酒、泸州老窖均在10%左右;同期洋河股份管理费用率为7%,而其他3家公司在4.4%左右。

  事实上,2024年在营收减少12.83%的情况下,销售费用反而逆势增加了2.4%,管理费用增加了9.09%。今年上半年,销售费用降幅仍远低于营收降幅。高企的销售费用率并没有拉动销售,失衡的投入产出比不得不让人质疑洋河的投放效率。

  费用率显著高于竞争对手也导致洋河盈利能力的落后。2024年在营收规模排前5的公司中,茅台以52%的净利率一马当先,其次是泸州老窖为43%,五粮液和山西汾酒分别为37%及34%,洋河股份仅为23%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以来洋河股份的收现比在急速下滑,2018年以前一直维持在90%以上(半年报数据),2022年上半年一举下滑至68%,2023年及2024年一直在70%多,今年上半年增加至84%,不过距离此前的高点仍有距离。

洋河股份收入加速下滑:上半年白酒销量减少32.35% 新管理层能否带领公司重回增长?

  收现比一般反映企业销售行为中现金回笼的效率,收现比减少说明公司回款变慢,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终端销售在减缓。

  2025年继续调整 新任管理层能否带领洋河重回增长?

  从2024年起,洋河就开始进行主动调整。今年仍在持续,1月月洋河股份发布通知,洋河品牌海之蓝、天之蓝产品停止向各线上平台供货。2月份洋河再度发布通知,对梦之蓝M6+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,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。停货措施涵盖了洋河从中低端到次高端的主要产品。

  一般来说,白酒公司控货主要目的是为了挺价,这同样反映了终端销售在减缓的事实。而频繁控货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洋河的渠道问题。

  其实媒体早就报道过洋河的渠道“压货”问题。2024年1月,一名洋河白酒经销商向澎湃表示, “压货早已成为常态,但在动销不好的大环境下,厂商还要求保持10%以上的营收增长“。该经销商同时透露,“看似厂家每年完成了任务,实际上货品大多积压在经销商手上。行情好时,经销商咬咬牙就过去了。行情不好时,经销商也无法处理这些货品,只能低价或者赔本销售。”

  从反应经销商打款状况的合同负债来看,洋河股份合同负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远高于同行业公司,其合同负债金额更高的2021年,这一比重达到62.34%,而行业中位数为17.14%。2024年合同负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达到35.82%,远超其他公司。

  此前洋河股份经销商变动频繁,2022年增加1895家,减少1799家。从2023年起公司不再披露经销商减少数据,2024年全年仅增加77家经销商,2025年上半年则开始净减少。

  渠道利润低一直是围绕洋河的热点话题,在深度分销模式下,洋河股份的渠道利润比较透明,经销商利润也比较低。这导致终端销售积极性不足,也为维护价格体系增加了困难。

  梦6+是洋河次高端大单品,2024年6月批发价在575元左右,目前降至540元。而据媒体报道,6月份终端价在500多元。

  产品价格承压、渠道备货意愿下降、销售下滑,这几个因素相互影响,共同造成洋河的业绩下滑。

 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,洋河股份前董事长张联东公开承认“洋河在这轮发展中是相对滞后的”。面对投资者抛出的“2024年是调整之年,2025年是否也是调整之年”的尖锐问题,管理层坦言,2025年要加大力度去解决包括去库存在内的问题。

  7月21日,洋河股份官网发布消息,顾宇当选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,此前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,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,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、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、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,距原定任期结束尚有近两年。

  新任管理层能否带领洋河重回增长呢?

标签: #洋河 #下滑 #费用率 #销售 #股份 #减少 #经销商 #收入 #2024 #上半年

  • 评论列表

  • 公司回款变慢,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终端销售在减缓。  2025年继续调整 新任管理层能否带领洋河重回增长?  从2024年起,洋河就开始进行主动调整。今年仍在持续,1月月洋河股份发布

    2025年08月21日 05:15
  • 此前洋河股份经销商变动频繁,2022年增加1895家,减少1799家。从2023年起公司不再披露经销商减少数据,2024年全年仅增加77家经销商,2025年上半年则开始净减少。  渠道利润低一直是围绕洋河的热点话题,在深度分销模式下,洋河股份的渠道利润比较透明,经销商利润

    2025年08月20日 19:40
  • %,省内市场下滑25.79%,省外下滑幅度远超省内。  收入下滑影响到产销量,上半年白酒产量减少51.63%,销量减少32.35%。从数据直观来看,洋河真的卖不动了.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迅速减少,从上年的

    2025年08月20日 19:31

留言评论